安博体育登录入口官网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综合监管改革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4-12-15 新闻来源:安博体育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作为一家高风险等级的企业,因为信用等级高,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按照“风险+信用”综合评价档次,年度现场检查总量被核定为12次。如无特殊情况,只能少不能多。

  “综合评价高,现场检查次数少;综合评价低,现场检查次数多。”京东方显示技术公司技安环保部部长郭涛认为,这将更好地带领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风险+信用”综合评价,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综合监管改革的一项举措。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指出,“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必然的联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要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

  2022年起,北京经开区落实北京市统一部署,全面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管理体系,通过监管流程再造、科技赋能、延伸服务等改革举措,着力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3月以来,北京经开区推动改革走向深入,完成对首批1841家企业分类分级评价,并实施差异化监管;统筹监管执法部门对企业实行“综合查一次”,全区月均现场检查企业次数同比下降71%。

  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综合监管改革,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入选。

  综合监管,怎样做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记者近日赴北京经开区探访。

  71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来回穿梭,这里是位于北京经开区的京东方显示技术公司。车间外,一栋白色的三层建筑映入眼帘,护栏将其与其他厂房完全隔离。建筑门口,“安全无事故4984天”(截至2024年12月6日)几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

  这座白色建筑是储存气体的“特气站”,属于安全生产的重点监管对象。“企业主要生产液晶显示屏,需要用氯气、氨气等气体。”郭涛介绍。

  公司今年被检查了多少次?面对提问,郭涛回答:今年1月至11月,现场检查只有7次。

  “检查次数,要最大限度地考虑风险,同时兼顾企业信用情况。”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隋国勇说,经开区深化综合监管改革,创新构建了“风险+信用”监督管理体系,对监管对象实施动态分类分级评价,用差异化监管带领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具体来说,风险等级是基础,涉及重大生产运行安全的企业划为Ⅰ类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别的企业划为Ⅱ类企业,实施常规监管。在此基础上,企业信用情况是变量——信用等级高低,将影响最后的综合评价档次。

  京东方显示技术公司属于Ⅰ类企业,要重点监管,但企业的信用等级为A级。经综合研判后,企业“风险+信用”综合评价档次最终被确定为B档。

  “根据综合评价高低,企业被分为ABCD四档。评价高的企业,降低检查频次;评价低的企业,强化执法整治。”隋国勇说,按照不同档次,执法部门分别核定企业年度现场检查的频次和总量。

  企业的风险等级,行业监管部门根据其生产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判定。但企业信用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如何实时掌握?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建设的经开区公共信用服务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汇集各种公共信息,平台可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实时作出评价,并自动生成信用报告。”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副局长孙绍政和记者说,评价内容最重要的包含企业经营能力、遵纪守法等5个维度,同时向下延伸了资质许可、经营状况、纳税等级等16个二级指标。

  企业的信用情况可以动态调整,意味着综合评价档次不会一成不变。地下室违规住人、工程未竣工验收就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2024年4月,北京经开区一家公司因出现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企业和相关负责人被处罚,企业“风险+信用”综合评价档次由B档降为C档。

  “作出处罚的同时,我们约谈了企业负责人,要求限期整改。”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博兴东综合执法队队长秦宝蕾回忆,企业在3个月内完成整治,拆除违建200多平方米、清理违规“工业用房改住房”61间,通过了联合验收。目前,这家企业“风险+信用”综合评价档次已恢复为B档,检查频次也相应下调。

  以综合评价结果为标尺,更好更精准地开展综合监管。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实施常规监管的Ⅱ类企业中,综合评价为A档的企业,其整体检查量比改革前下降75%,D档企业整体检查量增加3倍。

  为进一步打造“无事不扰”营商环境,今年北京经开区在“风险+信用”监督管理体系基础上,开展“白名单”制度试点。对纳入“白名单”的企业,一般不再开展日常检查。扎根北京经开区30年的SMC(中国)有限公司,就是首批入选企业之一。

  “只有开展专项检查或接到投诉举报时,执法人员才会上门。”SMC(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冬青说,这样的营商环境,让公司能够有更多精力专注发展。最近,公司在经开区布局了研发创新中心,已经开工建设。

  作为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荣华综合执法队队长,彭懿明现场执法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中的“京办”平台,再用平台上的“综合监管e码查”小程序,扫描被检查企业的营业执照二维码。

  “扫码是开展综合执法检查的必要环节,小程序自动记录。”彭懿明说,如果对某个经营主体的现场检查超过了规定频次,执法人员扫码时,系统会自动提示;如果同一检查人员对同一经营主体,在一年内检查3次且均未察觉缺陷,再次扫码时系统将进行阻断操作,检查人没办法完成扫到。

  “之前很多部门来检查,有时一天要来好几拨人。”提起过去的执法检查,郭涛直言。为减少对企业的打扰,北京经开区设立跨部门检查统筹机制,由综合执法局牵头,对区内监管执法部门的涉企检查统一调度,实现“一次登门、全面体检”。

  “遵循的原则是,无计划不检查。”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局长李宁介绍,今年4月,综合执法局牵头设立了检查计划统筹平台,将经开区26个监管执法部门、64个检查领域的检查计划,按照“时间相近、企业相同、综合查一次”的要求协调整合。

  北京经开区环景路21号,占地面积71.8万平方米的小米汽车工厂,集研发、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有压铸、冲压、车身等六大重点车间。

  “工厂生产环节多、涉及监管执法部门多,如果多头检查,根本忙不过来。”小米汽车工厂行政部安全经理朱东山坦言,目前二期工厂正在加紧建设,自身管理力量有待加强,又急需得到监管指导。

  施工场地土方注意做好覆盖,防尘降尘;打磨车间需优化设施,控制粉尘……10月18日,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联合住建、应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多个监管执法部门,按计划组队进驻小米汽车工厂检查。半天时间,几十项需整改内容拉出清单。

  “‘一次登门、全面体检’,既为企业及时排除了安全风险隐患,也减少了企业迎检负担。”朱东山说。

  “综合查一次”,得益于北京经开区持续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将28个领域的执法事项统一交给综合执法局。李宁透露,最近启动了“综合执法研究学院”机制,将通过培训,努力培养具备全领域执法能力、可处理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全能型”执法人才,更好地提升“综合查一次”执法监管效果,提升企业满意度。

  答案藏在一辆无人巡逻车里。今年初开始,一款蓝白相间的无人巡逻车,穿行在北京经开区的大街小巷。除了巡逻执勤,还能实时监测空气质量。

  2020年,北京经开区启动高级别无人驾驶示范区建设。如今在这里,智能网联乘用车、无人驾驶环卫车、无人巡逻车等多种应用场景持续“上新”,既方便我们正常的生活,也成为经开区推行非现场“无感”监管的方式之一。

  “无人巡逻车配备了多参数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传感器,能实时监测PM2.5、PM10浓度及氮氧化物、臭氧等多项气态污染物含量,与现有卫星遥感监测等形成互补,24小时不间断运行。”北京经开区生态环境建设局副局长赵荦荦介绍。

  打开电脑,进入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大脑”生态环境板块,屏幕上实时更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辖区各企业周边和各处道路、工地的情况一目了然。从无人巡逻车、100余个小微监测站等收集的数据,实时上传至“城市运行大脑”,如果出现指标超标,地图会立时呈现红色。

  “按照‘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原则,执法人员会分析核实相关情况,研判要不要到现场。”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执法处处长刘洁丽说。

  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经开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产业链长、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监管事项多,近5000家生物医药企业,既是北京经开区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日常监管的重要对象。

  走进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离心机实验室里紧张忙碌。实验室墙上,一个飞盘大小的银色装置,实时显示着温度、噪声等数据;靠窗的天花板下方,摄像头24小时运行。

  “通过这套监测设备,我们能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了解实验室情况,有关信息也会接入经开区‘非现场监管系统’,实时发送到监管部门。”让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连忠辉惊喜的是,连实验人员穿戴不合规、操作不正确等,系统都会提醒。

  开展“数据检查”,是北京经开区非现场“无感”监管的一大特色。进入非现场监管系统,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数据,分门别类、条块清晰。

  “我们通过多源数据共享,建立专门的数据比对系统,通过智能分析跨行业数据,实现‘无感’监管。”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姜楠解释,以危化品为例,企业购买、储存、使用和后期处理,有关部门都有登记信息。如果危化品“进”“用”“出”三端数据有一端缺失,则数据逻辑不匹配,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关线索将第一时间推送给执法人员,“用非现场监管驱动现场执法,形成监管闭环。”

  非现场监管系统运行至今,已对319家企业的1769间实验室做了“数据检查”,覆盖北京经开区超过三成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察觉缺陷50余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努力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隋国勇表示,通过科技赋能,北京经开区已初步形成“监管数据多源汇聚、问题线索智能筛查、现场执法非现场驱动”的新型监督管理模式,现场检查问题发现率由10%提升至60%,访企次数大幅下降。

  “多给整改单,少开处罚单。”在李宁看来,行政处罚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广大经营主体规范健康发展,“不想合规经营的企业极少,但一些企业也存在不了解相关法规政策、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向前一步,延伸服务。”

  今年10月,一个由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专业执法人员及专家组成的小组,进驻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帮企业梳理出300余条需要注意的几点,涵盖公司安全生产各环节。

  “不仅划重点、找问题,还教我们怎么做、如何改。”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有关部门经理孙静雨介绍,公司在北京经开区的厂区,占地4万余平方米,实验室和车间使用的化学品有200多种,安全生产、管理压力较大,“这样的服务,正是企业要的,我们很欢迎。”

  “围绕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我们系统分析重点领域风险、普遍的问题、轻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高频处罚条款等,帮企业编制合规经营指南。”李宁介绍,在监管部门引导指导下,一些企业还试点设立“首席合规师”,通过自查自纠、专业评估、定期报告等方式,推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良性运转机制。

  郭涛便是京东方显示技术公司的“首席环保合规师”。从事环保工作21年,他熟悉有关法律和法规、技术标准及本企业的重要环保岗位、重要环保工艺参数等,能在环保运行出现风险情况时提前预警,并提出合规解决方案。这两年,郭涛组织员工开展环保法规培训,负责牵头制定、组织实施企业环保合规运营方案。

  执法有力度有温度,北京经开区的不少企业,以前怕检查,如今遇到困难会主动找监管执法部门。

  通用电气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是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的重要生产和研发基地。通用电气医疗集团在全球销售的CT系统中,约六成产自这里。

  2022年,一项环保升级改造项目,让企业犯了难。由于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需要用喷漆补漆和酒精擦拭工艺,企业得增设覆盖全厂的综合处理设施,需耗费上百万元。施工复杂不说,还影响正常生产,企业随即主动联系经开区综合执法局。

  综合执法局得知后,很快派执法人员和专家现场调研,发现企业用漆和酒精的量很小,但使用点位分散。经过详细测算,调研人员给出了按使用点位配备小型移动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设备的方案,难题迎刃而解。

  “无事不扰、无处不在”,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目前,北京经开区已落地逾百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160个项目,累计认定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46家。

  11月29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条例明确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应当提高监管效能,优化监管方式,坚持无事不扰原则,注重运用技术方法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逐步降低现场检查频次。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张强表示,经开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要求,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出台更多令经营主体感受度高、获得感强的创新举措,推动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